一竞技(ONE)官方网站
邮箱:https://www.dalql.com
手机:15938688671
电话:028-33777825
地址:一竞技有限公司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迎来揭牌运营三周年。而建立植物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珍稀濒危等植物的迁地保护。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一项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国之重器”迎来进展——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主体建筑预计将于年内落成。
这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设施,将承载起保存全球7万种、约200万份植物种质资源的使命,成为我国存储容量最大的种质资源库。这座“种子银行”,将实现我国受威胁植物、特有植物、全球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重要利用价值植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西侧,依山就势地镶嵌于地景之中,一竞技注册宛若磐石。库区分为设施保存区、库存准备区、业务科研区、学术交流区和科普展示区五大功能分区,模块化设计使其既能独立运行,又能协同作业,并为未来扩容预留空间。
国家植物园工作人员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道,库内配备了国际一流的保存设施系统:包括-20℃长期保存库、-196℃液氮超低温保存系统、试管苗库、DNA库和活体植物资源圃等多种资源类型保存单元,保证全覆盖保藏各种资源类型植物资源。规划收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以上约200万份,涵盖约中国80%高等植物种和世界10%高等植物种的植物种质资源。
为何要建中国储存容量最大的“种子集装箱”?“种质资源库的使命有三重——它是物种基因的诺亚方舟,维系着物种基因的多样性宝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稳压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关键性战略储备;更是绿色科技的种质库,持续供给粮食安全、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源泉。”国家植物园管委会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贺然解释道。通过现代科技封存濒危物种的“遗传火种”,不仅能守护当下生态安全,更为未来文明留存可持续发展的“密钥”。
如果把国家植物园比作这些物种的“诺亚方舟”,那么种质资源库,就如同这艘巨轮上的“种子集装箱”。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我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有3000多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
“有科学研究发现,种子的含水量每下降1%,种子的寿命将会增加一倍。同时,种子保存的温度每下降5度,种子的寿命也会增加一倍。因此,含水量越低、温度越低,种子的保存时间就越长。但是有一些种子,在低温干燥条件的种子库中是没法保存的,干燥之后就死了,这一类我们通常就叫它顽拗性种子,所以我们就需要试管苗库,甚至超低温库来保存这类物种。高等植物中大约90%植物物种的种子都是正常型的。”国家植物园(北园)高级工程师、种子学博士李爱花介绍道。
“近年来,科研人员先后就顽拗性种子保存、疑难萌发种子休眠解除机理、超低温植物器官保存等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一竞技注册开展攻克研究。在濒危植物种质抢救性保护方面,种质库也已将逐步开展保育及回归研究。一竞技注册”李爱花补充道。
尽管主体建筑尚未完工,位于国家植物园内的预备库已先行投入运营。来自新疆、吉林等12个省份的9200余份种质资源正被分门别类保存。种子入库前需经历严格流程:登记“身份证”、清理杂质、X光检测饱满率、称重计数等标准化流程。
国家植物园(北园)正高级工程师孟昕介绍道:“目前我们采用‘干燥-低温’双重保存技术对种子进行保存。种子需先在相对湿度15%、温度15℃的干燥间脱水,再密封保存于-20℃冷库,理论保存期限可以超过100年。在保存的同时,还将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定期活力检测,确保实时监测在整个保存周期内的种子活力。”
坐落于北京香山脚下的国家植物园,20余万株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等100余个品种的球根花卉正在园内竞相绽放。而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为这些物种提供了“备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