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技(ONE)官方网站
邮箱:https://www.dalql.com
手机:19840590279
电话:028-51000767
地址:一竞技有限公司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我区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关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太湖综合治理视为当前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明确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推进湖泊、近岸带、陆域“三位一体”湖泊生态治理“百亿工程”,描画武进水环境治理蓝图,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即日起,本报推出“绿水青山间 武进新实践”系列报道,解码生态治理武进新实践的全面路径,特别是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攻坚的生动场景。
清晨的太湖竺山湖水域,一艘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正缓缓推进,湖底淤泥通过管道被输送至数公里外的生态处理区,岸上的工人们操作板框机,将泥浆变为固化土,随后船运至排泥场这是武进区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太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区委书记沈东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推进会上强调。根据规划,到2025年,太湖武进水域将实现“稳Ⅲ”,滆湖水质“稳Ⅳ”,土著鱼类、水生植物逐步重现。今年是太湖综合治理的收官之年,我区共排定55个工程项目,计划投资43亿元,工程涵盖控源减污、水体消劣、内源减负、生态扩容、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阳春三月,雪堰镇雅浦村的桃林进入重要的除草时节。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两年,这片区域有了一个守牢水环境质量的好帮手随着雅浦港生态缓冲区建设示范工程建成投用,以雅浦港为中心,方圆8公里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水接管、支浜排口规范化整治、桃园及橘园尾水净化工程全部实施到位。其中,2.5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包含了沉淀池、微生物反应池、饱和流湿地及稳定塘四块区域,主要用于净化周边桃园、橘园的尾水。“以前桃园、橘园出来的尾水是V类水,经过湿地生态化处置之后,水质类别能达到Ⅲ类水。达标后排入一旁的杨湾浜,进入雅浦港。”雪堰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生态环保岗主管钱敏刚说。
雅浦港生态缓冲区的建设,是我区在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过程中打破“就水论水、就湖治湖”的治理格局,从生态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的一次生动实践。
太湖流域地区工业稠密、人口众多,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给太湖减少“磷”负担?2023年9月,《常州市涉磷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逐一上门走访服务,并解读工作方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企业原辅料涉磷量、涉磷废水量及环境敏感等级等分A、B、C三类开展整治,指导企业量身定制合理的提升方案。”区生态办主任、武进生态环境局局长于乐介绍,截至目前,全区1328家涉磷企业均已按要求完成整治。我区涉磷量从每年463.0945吨削减至408.0231吨,削减率11.89%;磷排放量从每年22.8392吨削减至20.4440吨,削减率10.49%,为实现“太湖美”拉起了一道“磷”防线。
在湖塘镇阳湖生态净水厂建设现场,上百名工人正在进行综合管线铺设、道路施工、设备单位进场安装准备等工作。“这座日处理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预计10月投运后服务50万人。”武进阳湖生态净水厂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叶俊说。
如果说污水厂是污水处理系统的“肾脏”,那么绵延埋在路面之下的污水管网就是“血管”。管网建设是看不见的隐蔽工程,但最能体现治水的决心。据悉,近3年来,武进依托特许经营模式,投入3.4亿元用于建设和改造市政管网。
为了填补市政管网职能以外的养护空白,去年以来,我区在城区及7个乡镇集镇区内,全面启动污水提升改造工程的前期排查工作。根据估算,城区排查管网长度将达到678公里,86平方公里乡镇集镇区内排查长度将达到714公里,计划分四期实施。建设内容包括了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支流支浜生态治理、武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河道生态化提升、市政雨水管网改造、智慧水务平台构建以及乡镇集镇区排水管网系统整治等,通过“排查+整治”的组合拳,一竞技下载解决排水管网“最后一公里”问题,相当于给城市做了一场“微创手术”。
在湖塘镇长河花园小区,工人们正在对小区内前期排查出来存在破损、渗漏、错乱接等现象的管网进行非开挖修复。“本次工程我们将更多目光聚焦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公建单位以及截流系统的毛细排水管网,填补了市政管护职能覆盖的薄弱区。”区排水管理服务中心科员费阳介绍,该工程预计2028年底全面结束,将助力全区水环境系统提升,全力守住“太湖美”。
站在滆湖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的高新区嘉泽片区,超200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蔚为壮观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随波摇曳,鲢鳙鱼群穿梭其间。这片湿地链通过吸附氮磷、抑制藻类,使水体透明度从0.5米提升至1.1米。今年,我区将启动湟里、前黄两大片区的滆湖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完工后,环滆湖湿地链将实现全覆盖。
在新天地公园,7万平方米的“玻璃海”成为市民打卡地,湖水透明度提升至1.1米,水下森林清晰可见。公园管理处负责人笑称:“以前游客抱怨湖水有异味,现在有人问我们是不是加了滤镜。”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百个小微水体示范群、百条生态样板河、千亩生态湿地链和万亩环湖湿地带。”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文彬表示,今年,区水利部门将通过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和全域治水系统优势,进一步推进治水思想迭代升级。
去年8月,苏南最大渔光一体项目在前黄镇开工,现场机械轰鸣。作为全区环湖农业绿色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个占地9238亩、投资30.59亿元的项目,将上层发电、中层养鱼、底层净水深度融合,预计年发电7.2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6.56万吨。
在南夏墅街道三河村,多亩稻田完成“低碳改造”。田埂上,太阳能杀虫灯与物联网气象站并肩而立;排水口处,生态沟渠里的螺蛳和苦草吸附着氮磷。“去年化肥用量减了三成,收成反而提高了。”村民们开心地说。
去年以来,我区通过高标准推进粮食种植、深化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以及推进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高速度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等多项措施,大力推进全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截至目前,全区规模池塘改造完成率达到100%,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治理检查认定率均达100%,全区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稳步前行。
2023年以来,武进区将太湖治理作为“一号工程”,实施“1+8+5”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超137亿元,涵盖生态清淤、污水处理、湿地修复、农业转型等多个领域。如今,这场生态攻坚已驶入快车道,一竞技下载重大项目接连落地,科技赋能成效初显,太湖武进水域水质正朝着“稳Ⅲ”的目标稳步迈进。